第二届"学院之路"——国际青少年艺术作品展
以艺术之名,读懂中国之美。展现青少年创意,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关于活动
中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国的精神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为引导青少年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现面向海内外青少年发起"读懂中国"主题艺术作品征集活动。活动旨在以少儿视角展现华夏之美,体悟中国之韵,探寻文明之源。

征稿主题
"读懂中国"
从祖国山河的雄奇秀美到人杰地灵的文韵光华,从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到科技创新的蓬勃气象,中国之美无处不在。本次活动以"读懂中国"为主题,鼓励青少年厚植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以童真之眼发现中国,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画笔、色彩和创意展现华夏大地的壮美山河与人文胜景。
征集信息
征集对象
- 国内及海外3-18岁青少年
- 幼儿组:3至6岁
- 小学低龄组:1-3年级
- 小学高龄组:4-6年级
- 初中组:7-9年级
- 高中组:高一至高三年级
活动时间
- 初赛阶段:2025年5月1日-12月31日
- 获奖作品展:2026年1月(暂定)
- 结果公布:2026年2月
作品要求
- 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
- 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 每人仅限提交一幅作品
- 需附创作理念阐述(50-200字)
- 图片清晰,无修饰痕迹
作品类型
绘画类
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漫画、儿童画等各种形式。尺寸不超过40x60厘米。
书法类
包括软笔、硬笔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各种字体)须规范汉字书写。
手工类
综合材料、剪纸、陶瓷、雕塑/泥塑、服装、扎染、毛绒玩具、立体作品等。
AI创作/数字绘画类
使用电子设备或AI绘画工具进行创作,提交数字化作品。需为原创作品。
活动流程
2025年5月1日
作品征集开始
2025年12月31日
作品征集截止
2026年1月
专家评审阶段
2026年2月
获奖名单公布
2026年3月
优秀作品展览
评审委员会

杨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赵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子锟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树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家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申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彦峰
湖北美术学院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湖北美术学院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独立影像制作人,艺术家。

陈光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美育教育基金主任。